卫生间有台阶、电路老化、通道窄小……爸妈住了一辈子的房子,问题是真的多!
屋主女儿 @区女士 决定在老人尚能行动时对老房进行改造,尽可能延续老人独立的生活状态,也为日后的需求调整做好空间预留。
本期改造重点在卫浴空间,一起来看看吧~
卫浴间是重点改造区域。我们通过对空间布局的微调,既实现了空间利用最大化,也实现了老人需求的灵活空间。
(△ 平面布置图)
2.5㎡的卫浴间未采用干湿分离设计,洗浴过程存在安全隐患。利用浴帘将洗漱区、马桶区和淋浴区做了分离处理,减少湿区面积,降低滑倒风险。
改造前,卫生间门口台阶与地面高度差达20厘米,老人进出极为不方便。拆除台阶以消除高度差,方便进出,即使未来用到轮椅,也能畅通无阻。
淋浴区改变其原位置,增加了活动空间,旁边是L型扶手,摆上洗澡椅后,老人可以安心坐着慢慢洗澡。出口处,还加装了一字扶手,让老人进出可以扶握。
洗漱区安装适老台盆,底部留空设计,适配轮椅使用。两边带扶手,老人或站立撑扶,或轮椅推拉,都能方便地洗漱。
(△马桶区)
马桶区改蹲厕为适老马桶,减少卫生死角,也方便老人借助移位器如厕。
为了让父母在淋浴的时候更加安全,区女士特意细心地要求在卫生间顶面增加灯光照明和,让空间更明亮安全。
满足居家更多需求
原先厨房门、卫生间的门宽不足60cm,拓宽后达到80cm,不仅方便轮椅进出,也可以容下护理人员一同进入卫生间协助老人。
因为居住人口简单,屋内的门无需上锁,安装折叠门好推拉还不占空间,方便老人使用。
(△床边扶手)
因两位自理老人身体健朗,卧室暂不做改动,增加床边扶手,以辅助老人安全起离床。
/
此次改造案例,虽然聚焦于问题最为集中的卫生间,但在设计时兼顾考虑老人当下的身体情况,充分利用空间,妥善处理各空间的位置关系,为日后的升级改造做好预留。